寻 秦 记
——西安之行有感
记得年少时读过黄易所著的一本书,名曰《寻秦记》。具体情节虽已不太清晰,但对三秦之地的向往之情却油然而来。今年承蒙董事长对员工的关爱,烟花三月之时,组织大家到古城西安考察学习,了却了我的夙愿。
西安,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古都,尤其是临潼的兵马俑。走进兵马俑的1号展厅一洗我千里路遥的疲乏,顿感千年历史所遗留下的那种沉甸甸的气氛与心灵的激荡。站在栏杆外静静的看着,体会着千军万马的雄壮,密密麻麻的刀枪剑戟,形态各异的士兵,仿佛时间在这里一下子停住了,就好像所有的兵马都会忽然之间动起来,真的,我真的都不敢直视那些俑的眼睛,怕自己会唤醒那些俑的魂魄,扰了这千年的安宁。徐徐走到大厅后侧,长长的俑道里面稀稀落落的站立着一些未完全修复的兵俑和战马,我静静地立在坑前体会这空寂的俑道,这残破的兵马俑的另一种的壮美,让我想起电影《英雄》里威武秦兵艳丽的红色盔穗、密密的箭雨和眩目的黄色胡杨林。
走出展厅我们来到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在这里看到了蜚声海内外的铜车马,尽管已是铜锈斑斑,但却光芒耀眼。听着导游的详尽介绍,我不禁感慨秦代工匠的巧妙和工艺的精湛,脑海里也是浮想联翩,这些直至今日都无法破解的精妙工艺会不会是后世的某位高人穿越到秦朝来造就的呢?想起这些,不禁莞尔。
西安之行最能触动我心弦的当属攀登西岳华山了,这次登山之旅让我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感悟。记得那天我这个在一马平川的地带生活了三十多年的人,是带着怎样的一份惊喜与激情走进了神奇的华山。从索道直上北峰,在金庸先生所书的“华山论剑”碑石前怀着崇敬之情找寻着侠风义骨。拾级而上,没走多远已是气喘嘘嘘,穿过“擦耳崖”来到了一个陡峭的山崖下,山崖如刀切,几乎直上直下的立壁上两排凿开的石梯,犹如悬挂在空中的天梯,只能依靠两旁的铁链艰难攀登。咬咬牙,大家互相再鼓鼓劲,没费什么周折也就攀爬了上去,再次远眺,天!前面的道路更为艰险, 长达百余米的陡峭坡崖,狭窄的石阶,奇险异常, 简直就是一道密密麻麻的人梯,似乎是上面的人踩着下面人的肩膀在向上爬行。我翻看地图,看着自己距华山的最高峰——南峰还有千余米之遥,心中纠结万分。这时同事之间的鼓励使我的潜能爆发,再次向上前行。山路的陡峭,使得脚步愈发显得沉重,也无心欣赏风景,只是闷着头看着脚下的石阶小心的攀登,有些地方脚掌只能横过来才能踏住石阶,吃力非常。我的两条腿就像灌了铅似的难以挪动,感觉口鼻已不能呼吸,心中又打起了“退堂鼓”,坐在一旁的石阶上如牛般的喘着气。可是看着从身边走过的挑山夫,背负着一根十余公斤的铁栏杆,步伐蹒跚向山上行进,自己感到了羞愧,这种羞愧之情使我的“小宇宙”再次爆发。坚持住!爬上苍龙岭,到了金锁关就胜利在望了!在餐饮部何经理的鼓励与同事们的帮助下,我终于翻越了苍龙岭来到了金锁关。其实翻越苍龙岭就像是跨越人生的一道坎,咬咬牙、抬抬脚,跨过去就是柳暗花明。穿过金锁关山路显得平缓了许多,攀爬没有那么艰辛了,也有了兴致欣赏一路上的奇峰奇石、奇松异木,还有镌刻在巨石上的历代奇字和隐映于苍松翠柏之间的亭台道观,使人顿觉时空的穿越、天地的宽阔。终于,终于我们在中午12:23分登临了南峰之颠——落雁峰。一步一阶梯,一步一艰难,一路满目尽是雄起的险峰,险绝天下的道路,回想起来都让我产生一种寒颤和战栗,然而,历尽艰辛,登临到大山之巅的南峰顶上,一路的疲劳,早已抛到八千里之外,感觉自己有了些许令狐冲的洒脱和侠肝义胆。
不经历风雨难得见彩虹,人生之路就像爬山一样,愈艰难意志愈弥坚。成功之路就在自己脚下,在遇到困难时,少一些抱怨多给自己一些信心和勇气,只有这样才能攀登更多、更高蕴藏着无限风光的险峰。
仁者爱山。 (大堂副理:冯洁)
|